您的位置:首页 >滚动 >

长江源冬季出现“连底冻”,鱼群被冻入冰中,春季时鱼从哪里来? 天天日报

2023-05-26 12:43:13    来源:百科派

冬季的长江源,风雪肆虐,寒冷刺骨,寥寥无几的居民只能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苍茫的土地。就在这样的环境中,却隐藏了一群孤军奋战的勇士——这些勇士不是别人,正是那些鲜活的鱼类。

由于长江源的气候十分恶劣,鱼群经常会被“连底冻”,被冻入冰中,人们常担心会出现“万物不复”的离奇现象,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?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吧!


【资料图】

鱼群的生存与繁殖习性

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,也是全球重要的淡水鱼类栖息地之一。每年冬季的寒冷天气导致长江的部分区域结冰,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存。这也是长江鱼类的一个独特的繁殖、生存方式。

长江中的鱼类分布比较广泛,包括鲤鱼、鲢鱼、草鱼、鳊鱼、鲈鱼、鲅鱼等多种品种。这些鱼类喜欢群居,栖息在河道深处,喜欢在水底附近带泥的沙滩、淤泥地区生活。

鱼群的生存与繁殖习性决定了在寒冷天气下如何生存。长江鱼类会根据季节变化、水温和营养自主迁徙。在冬季寒冷时段,长江水质逐渐变差,很多鱼会远离江面附近,迁移到较浅的河滩或者岸边较浅的水域中。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水温变化极大,使得水生动物也需要进行适应和保护。

遇到零度以下的极寒天气,长江河道会结冰,这时候鱼类需要保护自身,便会应用自身的繁殖习性,将自己活埋在沉积物或者河道底部泥床中,被称为“活化石”。

鱼类在活化石状态下能够存活数月,在每年的春季,水温升高,江面结冰消融,鱼类经过长时间的休眠后开始苏醒活动,感觉神经和体内自由基反应,鱼体开始恢复免疫功能状态,他们在过去几个月内所存储的食物,扩大取食范围,以恢复正常活动状态。

长江鱼类在冬季时因为天气而会被冻在河面下,它们憋足了劲,等到了春季,就会从底部冒出来,继续穿行在江面之上。即便遇到极端环境,鱼类仍能利用自身繁殖习性适应环境,依旧能存活繁殖。

冬季鱼群被冻入冰中的原因

近年来,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,气温逐渐趋于异常,各种天气极端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。2022年3月有关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:长江部分地区的鱼群被冻入冰中。

为什么会有鱼群被冻入冰中的情况发生。因为冬季的长江水温非常低,而且长江上游有大量融雪和降雪,进一步导致了江水的温度更加下降。气温也非常低,甚至有时会达到零下几度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江面上的水很容易结冰。当江面上的冰层逐渐变厚时,鱼群被迫困在了冰层下面,难以游动或逃脱。

春季一到来,气温逐渐升高,江面的冰层也开始融化。在这个时候,鱼群也开始迫不及待地游向江面,寻找新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。

此时鱼群多是江中的小鱼,它们在江底的沙子中过冬,等到春天繁殖期一过,下游沿岸的新河水冲走了江底的沙子,就会漂泊上游,与之前被冻在江面下的鱼群相遇形成十分壮观的“江洲鳝沟”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。

由于气候的变化,鱼类栖息地、繁殖地等自然环境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。积极采取措施,保护江河湖泊的水体质量,恢复水生物种群及鱼类生长环境,为鱼类提供更加宜居的生存条件。有助于维持水生物种群的稳定,保持水体生态平衡,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、绿色、美丽的自然环境。

春季鱼群的来源和迁徙轨迹

随着春天的到来,天气变得温暖起来,河流开始解冻,这一切也标志着春季鱼群的到来。这些鱼群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,它们都有自己的来源和迁徙轨迹。

春季鱼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秋季和冬季。在这个时候,温度开始降低,水温也下降。随着水温的下降,很多淡水鱼开始迁移,以寻找更温暖的环境和更丰富的食物来源。较大的淡水鱼会游到更深入的水源处,避免水温过低造成的伤害。

当春季到来时,这些鱼群朝着上游移动,因为上游的水质更加清澈且水温更低。它们还会在河道中寻找更多营养丰富的水草和水生昆虫等食物资源。它们会穿过一些湖泊和湿地,以便更有效地吸收足够的养分。

对于淡水鱼来说,生活的水源都是与其他淡水生物共享的,迁徙也会受到河流和湖泊质量的影响。一些工业废水和化学物质排放会污染河流水源,破坏淡水生态系统,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或向更远的水源迁徙。

春季鱼群的来自深水源,通过迁徙向上游移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它们寻找更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食物资源来适应季节性的变化。保护我们的淡水生态系统,减少对它们的伤害和污染,才能让春季鱼群健康地到来。

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“连底冻”和候鸟迁徙带来的鱼群是否真实存在,事实就在眼前。我们应该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敬畏之心,从自身做起,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。只有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,才能保证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和健康。

校稿:燕子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送